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 
我更想成为社区老人的骄傲
来源: 长江日报      时间:2023-06-17 17:47:37

湖北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艾亚婷(左二)一家做客长江日报《面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扫码看直播回放

□ 长江日报记者陈静茹

近日,在湖北中医药大学毕业典礼现场,医学博士艾亚婷的丈夫称赞“她是全家的骄傲”的视频登上热搜榜,全网点击量近2亿。6月14日,她带着丈夫邹爽和女儿邹灵晞做客长江日报《面谈》,一起来讲述她的故事。

■ 最初学医是想让老年人活得久一点

记者:当初是如何决定开始学医的呢?

艾亚婷:小时候,我没有见过自己的外公。我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完全没有印象。外婆在我上高中时因病去世。当时我在想,老年人如何能够活得久一点,陪伴我们久一点。这可能是最初想学医的一个萌芽。后来,自己妈妈生病了。在我本科实习阶段,感觉到自己能够帮助病人的地方非常有限,所以就坚定了要读研的想法。读研之后,在湖北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他们求真务实的治学之道深深影响着我,开拓了我的眼界,陪伴我前进,给我力量。这使得我坚定要读博士,就这样我坚持读到了博士。

记者:您的科研主要方向是什么?详细介绍一下。

艾亚婷:我们团队研究方向是老年脑病的中医药防治与护理,主要围绕老年人脑卒中(俗称中风)、老年痴呆的预防和中医综合干预开展研究。由于痴呆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近些年来,我们将研究关口前移,主要围绕轻度认知障碍的人群开展研究。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的中间状态,将这部分人早期识别并管理可以预防进一步发展为痴呆,或者维持认知现状。

记者:您的研究方向难点在哪里?

艾亚婷:轻度认知障碍与痴呆的区别在于认知下降尚未影响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所以,这种情况很难引起老年人和家属的重视。提高对疾病的知晓率是困难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人群的研究最主要的一个难点在于依从性的问题。老人觉得自己没那么重的病,有时候来治疗,有时候不来治疗,依从性就难以保证。

■ 为老人送去中医特色服务时常默默陪伴

记者:听说您经常去社区做公益?在社区为老人做哪些事?

艾亚婷:近些年,我们在武汉20个社区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系统的认知评估、中医义诊、健康讲座。我们还给老年人提供免费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如耳穴贴压、腧穴按摩、经络拍打,我们也教老年人打太极拳,进行中医特色认知训练等。

记者:您去社区为老年人服务有多长时间?

艾亚婷:从本科开始,我跟着辅导员一起去往福利院、敬老院,当时是以班级为单位为老人做服务。2013年,我们开始在社区以试点的形式服务。2015年,我们开始大面积覆盖武汉的十几个社区,定时定点进行服务。算上今年,我们在社区服务老人的时间已经有十个年头了。

记者:有收到社区老人的点赞或者反馈吗?

艾亚婷:其实老年群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孤独感很强。我们除了为他们带来中医的特色服务、筛查之外,也在默默地陪伴他们。我们去倾听,我们去服务,老人们很信任我们,这种感情是双向的。我记得有一位老人,他说自己每天早晨听到火车的声音、垃圾车的声音后就醒了,睡眠质量很差。我们给他贴了耳穴之后,他反馈睡得特别好,他自己又带了几个老人过来。这种老人之间的带动就特别好,让我们做服务也特别有劲儿。

记者:十年的社区调研和服务,有哪些收获?

艾亚婷:我们团队目前形成了成熟的社区调研服务模式,并且我们在上一个国家级项目中初步证实中医综合干预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是有效的。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探讨中医综合干预中哪种干预形式更有效,可行性最好。科学研究是漫长的,我们一直在朝着目标推进。

■ 未来继续带学生去社区为老人服务

记者:将来会带着你的学生继续去社区服务吗?

艾亚婷:现在提倡高校服务社会,科研也应促进健康。学校非常重视社会服务,我们开展科研工作的目的也是促进人民健康。带着学生去社区服务,可以让服务对象享受一对一的服务,体验感更好,又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有自我成就感,学生也很喜欢,这是双向促进的。

记者:未来在科研方面有什么计划?

艾亚婷:针对轻度认知障碍人群,如何快速精准识别,进而进行认知管理,这是值得思考的。目前,人工智能如火如荼,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用机器学习、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提高目标人群的筛查效率,建立多中心基地,通过中医综合干预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进行认知管理,让更多老年人受益。

记者:马上高考生填报志愿,作为学姐,您有什么分享?

艾亚婷:欢迎各位考生朋友加入学医队伍,为大众健康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为卫生健康事业一起奋斗。希望金秋9月,在湖北中医药大学和大家“偶遇”。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观点